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作文大全 > 读后感

《大秦帝国》读后感

时间:2024-06-08 23:55:20
《大秦帝国》读后感

《大秦帝国》读后感

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,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,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。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大秦帝国》读后感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今年三月有幸到西北大学学习了《周秦汉唐文明》,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兴趣,作为现在的秦人,了解自己祖先奋斗的历史、生活的足迹、经过的苦难、辉煌的成绩等,都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,而就这理所应当的事在知天命的时候才想到,是不是有点不敬祖先了,是不是有点忘本了,无论怎样,我还是想到了,并且行动了,还来得及。借局机关开展的读书活动,我选择了由孙皓晖先生历经十六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《大秦帝国》。

《大秦帝国》从公元前362年开始到公元前207年,历时156年,经过七位秦王的不懈努力,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,建立了秦朝,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先河。虽然秦朝只存在了十五年,但对中国文明的贡献,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、不可质疑的意义。

看《大秦帝国》,前五部给人的感觉是心潮澎湃、起伏跌宕、扣人心弦,无意中对祖先的奋斗史抱以无比的崇敬和骄傲,战国时期七国,唯有秦国统一了天下,就是用现在的历史价值观来评判,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,谁愿自己的祖国四分五裂,谁不愿自己的祖国领土完整,同属中华民族,长期的内斗,只能是国弱民穷,那有幸福生活可言,所以民族的统一、领土的完整、国强民富,无论什么时候,都是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心愿。但看到第六部时,就使人心里滴血了,秦人用无数生命和鲜血造就的.帝国,在秦二世短短的三年中就毁灭了,在秦法森严的国度里,一个太监赵高、一个白痴的胡亥皇帝,就将泱泱的大秦帝国葬送了,怎能不令人惋惜呢?虽然从以前的历史知识中已经知道了结果,但还是忍不住可惜的心情,看到最后真的有点看不下去,那种气愤、惋惜、鄙视、无可奈何的心情,很是折磨人,但还是想看下去,也许是替古人担忧吧。

可以说《大秦帝国》是一部历史巨著,作者孙皓晖先生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,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,用必要的情节将事件连惯起来,使枯燥的历史知识有了灵性,更难能可贵的是敢于挑战已成为历史定论的"暴秦"论,并对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,将历史问题的争论能融入自己的作品中,这是需要勇气的。总之,这部作品是值得读的,特别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秦人,需要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正源的人们。

关于秦政,我在上学的时候也看过有关的书籍,总之感觉秦政是残酷的,苛捐杂税太多,人民生活太苦等等,都是说些不好的,特别是焚书坑儒事件,更将秦始皇描写成残暴的皇帝。今天看了《大秦帝国》后,好像将原来的记忆推翻了,原来商鞅变法的意义那么伟大,它开创中国历史上依法治国的先河,一切以法律为依据,而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。通过变法,使弱小的秦国在战国七国中居于强国。战国时,列国对秦国的看法是:民风是三代同居,男女同室,寒食恶饮,好逸恶劳;民治是悍勇好斗,不通礼法;民智是钝蛮憨愚,不知诗书。这就是秦孝公与商鞅变法的背景,弱小贫穷就要挨打,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这就是"求变图存",不变就要灭国,可以说是逼出来。通过变法,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,不但雪耻,而且还扩充了疆土,最终一统天下。对秦政无论有何种看法,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:其一商鞅变法在秦国实行了141年,国家强大,人民生活富裕,成为其它列国眼中的"虎狼";其二秦政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。

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:为什么继承了秦政,反而又要批判它呢?特别是西汉时期,基本上延用了秦政,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:"历史的实践与历史意识的最初分裂",并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,这里就不再累赘。一个政权要推翻另一个政权,必须要找出其推翻的正当理由,那么秦政就成了这个理由的牺牲品,而大多数攻讦秦政的著作出自儒家之手,儒家与秦国的矛盾众所周知,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是显赫的,也是公众对其言可信度很高的,明白了这点,也就不难理解历史上对秦政的攻讦之词了。

商鞅变法的思想原则,对我们现在也是很有启发的。像"法以爱民"的立法思想;"去强弱民"的立法目标原则;"使法必行"的司法原则;反对"滥仁"的司法原则;"刑无等级"的公平执法理念;"使民明知而用之"的普法思想。与"王道"形成鲜明的对比,那种"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民"的法则,在古老的秦帝国就已经抛弃了,但这个问题至今我们还在讨论着,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法治还是人治争论,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,我们的先人已经解决了,面对如此问题,我们不觉得脸红吗?依法治国,关键是执法,而执法的关键是国家的权力机关,是不是依法办事,其一是示范引领作用,对太子赢驷犯法的处理;其二是取信于民,徙木立信。只要做到"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",法就会为老百姓认可和接受的。用商鞅变法的思想和原则来反思我们现在依法治国中存在问题,不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真正是"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",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学派都是在这个时代产生的,像儒家、道家、法家、墨家等,有些成为一门学派可能要晚些,但其基本思想已经在春秋战国时产生了,有这么多的学派,为什么秦国变法只用法家呢?秦孝公时,秦国处在战国时代,天下大势是齐、楚、燕、赵、韩、魏、秦七国并列,东周的王朝在洛阳,但对其它七个诸候国已经失去了约束力,每个诸候国只有靠自己国家实力而生存,如果你弱小,随时都有亡国的可能,而此时秦国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,经常受到来自魏国、楚国的侵犯,就关中华山以东的大片土地,被魏国长期霸占,在这样的大争之势下,怎样使秦国立足于战国之列,是摆在秦孝公前面必须面对的问题,唯有一条路"求变图存",因为魏国、韩国的变法在前,已经指引了明确的方向,而且都用法家进行变法,这为秦孝公选择商鞅变法提供了参考;其二,每一种思想的运用都要与所处的时代相符,在战国时的大争之势下,怎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达到国强民富,立于不败之地,这是统治者优先的选择。基于以上两点,我们就不难理解秦孝公选择商鞅变法。

当然,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,都是自成体系的,都闪耀着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成果,就拿儒家思想来说,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孔子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,因为当统治阶级夺取天下后,需要的是天下太平,人民安居乐业,而此背景正适合于儒家的思想治理天下,因为儒家是盛世安邦之学,是修身齐家之学,是克已正身之学,要求天下庶民遵纪守法,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。同样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下,也推崇道家思想,道家思想讲求的是个体的修炼,与儒家的治国理念相近。所以讲,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批判的继承,就是要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真正做到"古为今用"也是需要讲求方法的,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治国理念上更需要创新,这是政治家的事情了。

战国时期,有三对人物也想说说。第一对是庞涓与孙膑,同师同门,学的都是兵法,同效力于魏国,到头来却成为死敌;第二对是李斯与韩非子,也是同师同门,在韩非子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的时候,就为李斯所害,小说中对韩非子的死归于本人的愚腐,宁可将自己的著作奉献于秦始皇,而不愿效力于秦国,以表示对自己国家的忠诚,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?在我看来,还是李斯所害,就是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推理,李斯还是有可能救下韩非子的。归根结底还是应了洵子所说的"人性本恶"论,人一旦自私起来,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,而这种自私随着个人欲望的大小不断升级,最后达到毁灭人性的地步,从这个意义上说,每一个人人生最大的敌人,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,是自己的自私,是自己的欲望,那么能否既可成全自己的理想而不去伤害与自己有同样理想的人呢?答案是肯定的,就是第三对苏秦与张仪,也是同师同门,都是纵横家,苏秦效力于六国,合纵对抗秦国,张仪效力于秦国,连横破解六国的合纵,服务的主子不同,但并未影响两人的个人感情,这就是个人的品德,以才服人,以德服人,尊重对方的选择,而不影响各自才能的发挥,这何乐而不为呢?前人的教训应该为后世人吸取。

《《大秦帝国》读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